关于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及春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春季是多种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期,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在学校发生,学院各系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春季流行性疾病及H7N9禽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传染病的自我预防能力,具体防控通知如下:
在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截至2013年4月8日17时,目前我国确诊24例病人,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经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少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多数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即重症肺炎且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4月6日,中国军事医学院自主研发的针对流感危重病人和耐药病人的急救药物“帕拉米韦”注射液,已获批上市,此药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大商场、大超市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晒被: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生食鸡蛋、禽肉及禽内脏。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并且变异极难控制,每人一生中会遇上多次感染,潜在的流行毒株的突然出现是对人群的主要威胁,也是每年要对易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原因。流感的传染性极强,主要表现有:发热及发冷、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咳嗽、咽炎及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还常并发细菌性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目前对流感尚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只能缓解一些症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可侵犯各个脏器,以肺部侵犯最为常见,多数病人表现为逐渐起病,持续低热,尤以午后低热多见,同时有盗汗、疲乏、纳差、消瘦、情绪变化,少数以急性发热为首发症状。肺结核的呼吸道表现以咳嗽为最常见,开始多为干咳,以后出现白色粘痰或粘液脓性痰,咯血亦常见。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由脑膜炎球菌引起,主要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临床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以口腔粘膜斑、特殊的皮肤斑丘疹为其特征(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及全身)。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年长儿童及成人发病表现为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持续1天左右。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和头部,以斑疹、丘疹及迅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
学院各系要建立春季流行性疾病及H7N9禽流感病毒的信息报送机制,对本系学生现状做好前期统计,对于目前发现流感症状及清明节假期从江浙沪地区回校的学生及时做好备案,做好信息的报送工作。
各系发现传染病疫情要第一时间上报学生处及保卫处,主动加强与学生处、保卫处的沟通,完善学院传染病“联防联控联处联报”工作机制。一旦发现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如发热并伴有流涕、咽痛、咳嗽症状并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的学生,应立即前去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开窗通风和预防性消毒措施。